全自动生物组织脱水机

全自动生物组织包埋机咨询电话
0712-2894325 0712-2581000 180-71199909
全自动生物组织脱水机

当前栏目:

首页 新闻动态液基细胞保存液的正确使用步骤:这些操作细节不能忽视!

液基细胞保存液的正确使用步骤:这些操作细节不能忽视!

发布:孝感市诺普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:http://www.xgnpkj.com/ 时间:2025-06-24

在临床病理检测中,液基细胞保存液是保障样本质量的关键耗材。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维持细胞形态完整、减少微生物繁殖,为后续的细胞学分析提供可靠基础。然而,实际使用中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样本污染、细胞变形等问题屡见不鲜。本文将系统梳理从样本采集到检测前的全流程操作规范,聚焦常被忽视的技术细节。

样本采集阶段的“黄金3分钟”

采集后需在3分钟内完成样本转移,超过该时间窗口,细胞膜通透性将发生不可逆改变。建议使用带有预置保存液的采样器,避免空气接触引发的细胞自溶。若采用传统玻片采集,转移时需垂直浸入保存液,倾斜角度超过15°会导致细胞堆积,影响后续制片均匀性。

保存液选择的“隐形门槛”

不同检测项目对保存液成分有差异化要求。进行HPV分型检测时,需选用含螯合剂的保存液,以消除血液中的金属离子干扰;而用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时,应选择低渗配方,防止细胞过度收缩。值得关注的是,保存液与样本的体积比需严格控制在1:5至1:10之间,比例失衡会直接影响细胞分散度。

操作规范的“毫米级”要求

在混匀样本时,需采用“上下翻转8次+水平旋转10秒”的组合动作,力度过猛会造成细胞破裂,力度不足则导致结团。离心环节的转速控制尤为关键,建议设置1500rpm持续5分钟,转速波动超过±50rpm将显著影响沉降效果。这些细节在设备SOP中常被简化为“充分混匀”,导致操作误差。

存储运输的“温度陷阱”

液基保存液并非越低温越好。短期存储(≤7天)建议4℃冷藏,长期存储需-20℃冷冻,但需注意复温时需在25℃环境静置2小时,避免温差骤变引发细胞膜破裂。运输过程中,保温箱需配备实时温湿度记录仪,数据间隔不得超过15分钟,确保全程可追溯。

质量监控的“微观指标”

除了常规的pH值和微生物检测,还需关注保存液的粘度变化。使用旋转粘度计在25℃环境下检测,合格范围应为1.2-1.8mPa·s。当粘度低于1.2mPa·s时,提示可能发生水解变质;高于1.8mPa·s则会影响细胞分散。这些指标在常规质检中常被忽视,却是保障检测一致性的关键。

液基细胞保存液的规范使用是病理质控的起点。从接触样本的瞬间到进入检测流程,每个操作细节都需建立量化标准。实验室可通过制作标准化操作视频、配备带刻度的混匀计时器、引入粘度快速检测卡等工具,将文本规范转化为可执行的流程控制点,真正实现样本质量的全程可控。


上一页:

下一页:

返回列表

新闻中心

将想法与焦点与您一起共享